文章翻譯|澳洲木瓜霜可以拿來當護唇膏嗎?Lucas’ Papaw木瓜霜發言人親自解答木瓜膏的正確用法!

以前在澳洲時常幫朋友代購澳洲商品,木瓜膏當然是很受歡迎的選項,現在台灣也很容易就可以買到正版的木瓜膏了,讚嘆木瓜膏功效的同時,你知道木瓜膏正確的用法嗎?

以下內容翻譯自Mashable網站,由Lucas’ Papaw木瓜霜公司的發言人親自解答木瓜霜的功效,澳洲人手一條的熱賣品,功效究竟如何,請繼續往下看吧!

Lucas’ Papaw木瓜霜(或稱木瓜膏)是澳洲非常熱銷的商品,不過也有人認為,它其實只是賣得比較貴的凡士林。

一條木瓜膏大約5澳幣,澳洲人喜歡拿它來對付乾燥龜裂的嘴唇,而該品牌本身也表示,雖然木瓜霜不是什麼保濕類的產品,但它確實可以修復乾裂的嘴唇。

雖然大家很喜歡這項商品,而且該公司的產品包裝和網站上也都清楚標示了產品成分,但還是有很多人針對「木瓜霜到底含有哪些成分」撰寫部落格文章。木瓜霜由木瓜、凡士林製成,並加入少量的秘魯香膠來增加香氣,不過在所有成分當中,木瓜只佔了4%,因此來自墨爾本的化妝師Wanda Waller就曾說過,木瓜霜充其量就只是凡士林,而且這項產品其實對人體不好。她曾在臉書發文寫到,她從來不會在她自己或者她的客戶身上使用木瓜霜,「我覺得澳洲沒有什麼比木瓜霜還更受推崇的產品了,不過其實,木瓜霜只是經過重新包裝、賣得比較貴的凡士林,Lucas’ PaPaw的木瓜膏裡面含有的凡士林比木瓜還多很多。」Waller提到,每公克的木瓜霜裡,其實只含有39毫克的木瓜發酵物,換句話說,木瓜霜裡有96%的成分是凡士林,只有4%的成分是木瓜。

Lucas’ PaPaw不管在產品包裝或網站上都有清楚地列出成分,針對外界的批評,該公司的發言人Karyn Lees對Mashable Australia表示:「這105年以來,我們有好多用戶都為木瓜霜大力背書,這就說明了我們的產品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木瓜霜也『不只是凡士林』而已。」產品中的有效成分是來自澳洲當地的木瓜,而不是使用海外的木瓜粉。在當地的木瓜經過發酵後,該公司便會從中萃取酵素,用以製造木瓜霜。

「我們一定會加入少量的有效成分,但是其他品牌就不同了,他們用的是未經發酵的木瓜萃取物。新鮮的發酵木瓜非常具有療效,因此必須酌量添加,否則用在人體上,效力會太強,會『灼燒』我們的皮膚。」該公司的發言人Lees如此說道。

Lucas’ PaPaw至今仍使用100年前創作出來的配方來製造木瓜膏,Lees說:「這些利用簡單成分所調製出來的配方,是創辦人家族的珍貴遺產。木瓜可以去除雜質,而且也有殺菌、消毒的功用,凡士林則是可以幫助傷口癒合。」

保濕爭議

化妝師Waller提出的想法,在澳洲收到許多不同的回應,有人驚訝,有人支持,也有人批評。除了說明成分,Waller還表示凡士林對人體其實不太好。Lucas’ PaPaw則說,他們只使用醫療等級的凡士林,原料經過嚴格的認證,所以可以確保產品的安全及品質。

Waller在臉書發文表示,「凡士林是石油產業的副產品,原料是經過精煉且重度加工的原油。」但Lucas’ PaPaw的發言人表明,之所以會有人散佈和凡士林有關的疑慮,是因為受到假消息的混淆,「過去有一段時間,市面上充斥以低成本精煉及製造的凡士林,但我們的木瓜膏使用的是醫療等級的凡士林,會經過更進一步的過濾、加工,以消除致癌物和雜質。」

此外,化妝師Waller還提到木瓜膏會阻塞毛孔,也會降低皮膚本身排毒的速度,「如果要做保濕乳霜,這是最便宜的作法,會讓使用者覺得皮膚變得超級好,但其實這種產品對人體不好,凡士林只是在皮膚表面創造一層薄膜,讓水分出不去也進不來。」

木瓜膏的正確用法

發言人告訴我們,木瓜膏的功效本來就不是保濕,但它確實可以鎖水,也可以修復乾裂的嘴唇。「如果你要舒緩或修復發炎、乾裂、受傷的部位,那用在嘴唇上就很適合。這幾年大家很流行用木瓜膏來當護唇膏,這當然不會對人體有害啦,而且也會讓你覺得很保濕,不過美容保養從來不是我們的考量,我們的重點會放在它的療效上。」

該公司並未提倡將木瓜膏用作護唇或保濕類的產品,發言人如此說道:「木瓜膏可以幫助鎖住身體本身的水分,不會讓皮膚變乾,因為我們的成分當中含有凡士林。科學研究也顯示,凡士林不會像有些臉書文章中說的那樣,它不會阻塞毛孔,只是幫助鎖水。」

1910年,Thomas Lucas博士在澳洲布里斯本發明了木瓜膏,他本身是植物學家,也是醫療從業人員,他認為木瓜膏是有史以來最棒的天然藥物。

然而,木瓜膏雖然可以修復傷口,卻不能幫嘴唇補水,所以如果要滋潤嘴唇,那你最好使用其他保濕類的產品。

以上翻譯自Mashable文章,原文出處

若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透過我的連結購買產品(點我購買澳洲木瓜膏),支持我繼續翻譯美妝文章。

RYE LIN ART & TRANSLATION擅長藝術、美妝、行銷類的翻譯,如有廣告文案、行銷簡報翻譯需求,歡迎歡迎來信詢問。我們主要提供中、英、日、韓、馬來文翻譯服務,若有其他語種的翻譯需求,也歡迎來信討論。ryeryelin@gmail.com

澳洲生活|澳洲打工度假結束或完成學業後,怎麼把貓帶回家?澳洲寵物出口步驟詳解!

去年要把貓帶回亞洲時花了好多心思,早上整理備忘錄資料時突然看到這些資料,決定重新整理一下分享給同樣在澳洲養了寵物,但快要結束打工度假或學生簽的大家。

下面會詳細列出進出口所需的文件,並附上澳洲政府官網上的原文供參考。以下示範的是進口到香港的程序,但如果要進口到台灣,一樣可以參考出口步驟準備文件,因為只有進口手續稍有不同。

首先請先考慮好未來是否會帶寵物返澳!

如果你要把寵物帶回香港或台灣,且未來可能會再帶寵物回澳生活,記得要先打狂犬病疫苗+驗血,才能確保寵物重新返澳後不用長時間隔離。狂犬病疫苗效期從一年到三年都有,種類和費用細節要詢問獸醫。

If there is any chance your dog or cat may visit a group 3 (TW, HK) or a non-approved country we recommend they have a rabies vaccination and rabies neutralising antibody titre (RNAT) test before leaving Australia. This will ensure they can return to Australia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Rabies vaccinations last between one and three years and you will need to check this validity with your veterinarian. / Please note that you will need to maintain valid rabies vaccinations and RNAT tests for the entire time your dog or cat is overseas. If you don’t do this, your animal will have to meet the mandatory 180 day waiting period overseas following an RNAT test if they have visited any group 3 or non-approved countries. / http://www.agriculture.gov.au/cats-dogs/cats-dogs-returning-to-australia

我因為沒有打算回澳洲生活,所以沒有做以上的步驟。如果你也沒有要回澳洲,就可以繼續往下看其他說明啦!需要返澳的人也只需要多完成一個上面說的步驟就行囉。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澳洲寵物出口步驟詳解」!

先列出要準備的物品,包含出口必備物件、表格等,費用的部分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就是以澳幣計費喔。

1、寵物搭機專用籠子,例如:PP30(cage crate with water bowl e.g. PP30)

→ 籠子有分尺寸,我的貓是一般的短毛家貓(domestic short hair),就買了中型的PP30(最小的是PP20)。一般直接買搭機專用寵物籠都會附飲水系統,但我是在Gumtree買到便宜的二手籠子,沒有附上飲水系統,所以我有另外到寵物店找(下面會標註可以買到飲水系統的地方)。

2、寵物籠專用飲水系統:吸管+水杯(funnel and water bowl)

→ 全新的PP30上面就會附了,但如果你跟我一樣買二手籠子,剛好缺飲水系統,可以上網買,但如果網購建議要早點訂,因為送貨或調貨都要時間。如果跟我一樣時間比較趕的話,也可以考慮實體寵物用品店,不是每家都有賣飲水洗桶,但像是Dog trainers、jet pet、Enfield Produce 這些地方都有賣,我自己是搭車到偏僻的Enfield Produce買,一組 $14。

PP30飛航專用寵物籠和飲水系統(包含籠子外的飲水管和籠子內的水杯)。

3、寵物疫苗

→ 可以提早打,我在2017年10月15日就先帶咪路到Carlton附近的動物醫院Princess Hwy Vet 打疫苗了,一劑$76。

4、進口國進口許口證(import permit)

→ 要把寵物帶回香港的話,要到九龍的「漁農自然護理署」申請,許可證費用是港幣432元。一樣建議儘早申請,我當時歸心似箭,但因為要等這份文件,多待了整整一週。

香港的進口許口證(import permit)

5、NOI表格

→ 表格全名是Notice of Intention to export live animals (other than livestock) – NLS-NOI-001。裡面需要填寫獸醫詳細資料(vet details),只要填上家裡附近的獸醫院名稱和醫生名字即可。

很重要的是一定要在搭機前10天,連同第四點的進口許口一起寄到ceranimalexports@agriculture.gov.au(我是2018年1月18日寄出,1月28日搭機離澳)。

The Export Control Act requires that the NOI and any other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is received at least 10 days before the scheduled date of departure. 

5、機票

→ 每家航空都有寵物機位,通常會跟飼主訂同一班,這樣才可以在返國時順便去接牠。寵物機位的訂票方式是填寫寵物專用機票預定表,並告知航空公司寵物的晶片編號(microchip number)。

我當時跟我的貓一起搭Quantas,填寫的表是「International Q-GO Pets and/or Q-GO Animals Booking Request Form」,在1月6日就已寄出預定表。

訂票以後航空公司會打電話跟位於進口國境內的親友聯絡,但我朋友當時去中國出差不在香港,所以也有耗上一些時間,但如果聯絡不上在香港或台灣當地的親友,在澳洲的飼主也會收到航空公司的通知

貓的機票費用 $295;人類同伴才$470,還附30kg行李……

6、體檢

→ 搭機前三天內才能去體檢,要順便請獸醫填寫進口國的動物健康證明(Animal health certificate),體檢過程很快,體檢費用 $82。

As the registered veterinarian preparing companion animals for export, you should conduct a final health and welfare inspection of the animal within 72 hours of the animal’s departure from Australia. Information Pack published by Australian Government

7、體檢證書(health certificate)及出口許可(export permit)

→ 到 DAWR 領取體檢證書(health certificate $60)及出口許可(export permit $190)。

對,雖然體檢已經付過費用了,但領取體檢證書還是要另外付錢喔。整個手續加等待時間約需30分鐘。拿到體檢單之後,可以把 Health Certificate + residence certificate + vaccine certificate 合併成同一份文件並印出來,搭機前要交給航空公司。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Water Resources (DAWR)

地址:Building 2 Level 7 , 185 O’Riordan St Mascot NSW 2020

辦公時段:8am to 12pm & 1pm to 3pm, Monday to Friday

聯絡電話:02 8334 7434

電子信箱:CERanimalexports@agriculture.gov.au

8、機長誓詞(captain affidavit)

→ 以Quantas為例,在完成寵物的機票預訂後,航空公司就會幫你準備好機長誓詞了,所以這一項不用自行準備喔。

上述物品都準備好之後,出口步驟就幾乎都完成了!

為了讓大家更方便了解整體流程和更多細節,我把時間順序整理如下,也一併附上實際辦理各個程序的日期。

2017年10月施打疫苗→ 2018年1月6日預定寵物機票→ 1月11日申請(香港)進口許可證→ 1月18日收到寵物機票→ 1月18日寄出NOI表格及(香港或台灣的)進口許可證→ 1月19日寄信和DAWR 確認預約日期和時間→ 1月22日收到 DAWR 回信確認預約日期和詳細時間→ 1月28日體檢→ 1月29日登機前一天到DAWR 領取體檢證書→ 1月29日領完體檢證書後帶寵物到航空公司的貨運櫃檯→ 1月30日登機當天提前3小時到貨運櫃檯辦理手續→ 完成!

澳洲政府公告的流程可參考這裡(英文)。

登機前一天,用專用寵物籠帶著寵物到貨運櫃檯給航空公司檢查。
記得幫寵物帶上牠喜歡的被單或玩具喔!不然九小時的航程牠會很孤單的。

呼!等這些程序都跑完之後,就可以準備和寵物一起登機啦!

登機須知:

1、出發機場之前,可以幫寵物帶一些平常慣用的毛巾、被單、絨毛玩具等,熟悉的氣味能讓牠們比較有安全感。

2、起飛前三小時就要先到航空公司的「貨運櫃檯」(frieght,例如Quantas Freight)辦手續,貨運櫃檯在國內機場和國際機場的連通道路(Link road)中間。

You must arrive three hours prior to the flight departure time at the Qantas Freight international terminal.)

3、必備物品和文件:飼主證件(需有照片)、飛航專用寵物籠、出口相關文件(上述的Health Certificate + residence certificate + vaccine certificate)、付款工具(現金、信用卡)。

The day prior to your pet’s travel, bring it to the Qantas Freight international terminal after your final vet and/or DAWR appointments. You’ll need to bring photo identification, your pet’s crate, export documents, and means of payment, assuming all requirements have been met.

接下來的「進口程序」,會以進口到香港的流程為主唷~~

領取寵物必備文件:

1、AF240 特別許可證申請表(上面有圖例)

2、香港護照或身分證

3、手續費 HK$100

雖然網站上說,清關需要有當地獸醫陪伴,但其實只要持有香港護照或身份證就可以領取了。

In most cases your pet will need to be ‘cleared’ by a local vet on arrival.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

以上程序就是從澳洲帶貓回香港的步驟,完成以後可以帶著心愛的寵物回家適應全新的(狹小的)生活啦!

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留言問我,需要幫忙翻譯信件的話也可以來信討論喔!ryeryelin@gmail.com

↓ ♡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們按個讚支持我們繼續寫作 ♡ ↓

英語及粵語自由口筆譯者,專精藝術、文化、建築、產品行銷文案等翻譯。客戶包含台灣大學、台灣藝術大學、Garmin、昇恆昌免稅店等。

💙 歡迎訂閱RYE電子報 💙 每月與你分享藝文資訊或自由接案工作心得
點此訂閱:www.ryelinart.com/subscribe

↓ ♡ 也可以幫我拍五下手支持我喔 ♡ ↓

展覽|2017 國家展:新澳大利亞藝術@馬車創意空間 The National 2017: New Australian Art @Carriageworks, Sydney

《2017國家展:新澳大利亞藝術》(The National: New Australian Art)是悉尼目前的重要大展,橫跨悉尼三大美術場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GNSW)、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MCA)以及馬車創意空間(Carrigeworks)。在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展區的展覽目前已經結束了,今天先針對Carriageworks展區的展覽做介紹。

前些日子在Carriageworks幫忙照看展場,搭擋是個血統複雜的澳洲人(有澳洲、英國、中國等血統),因為這次展覽是完全以澳洲本國籍藝術家為主,剛好也針對澳洲策展環境聊了幾句……。

如同前面所說,展覽全是澳洲籍的藝術家,但他們不一定是白人或澳洲原住民血統,其中也包含了移民後裔。

Claudia Nicholson “All I Have Are Dreams of You”
Image Source: https://claudianicholson.com/All-I-Have-Are-Dreams-Of-You

在進入黑白盒子展間之前,門外的第一件作品《All I Have Are Dreams of You》便是由澳洲籍、哥倫比亞裔的Claudia Nicholson所呈現的錄像及類似沙畫的作品,結合限時演出的舞蹈表演、木屑、亮粉以及音樂,為訪客們帶來熱烈的歡迎儀式。

藝術家本人其實希望透過作品,紀念已故歌手Selena Quintanilla,鮮豔的色彩彷彿Selena穿著的服裝,作品中的英文句子也是來自Selena作品中的歌詞。

拉姆許作品 Ramesh’s works
Photo by Rye

接著踏進的是黑盒子展間,展出斯里蘭卡裔藝術家Ramesh Mario Nithiyendran的大型裝置作品。結合霓虹燈、塗鴉、紙板、網球等等既街頭又休閒的元素,不帶一絲嚴肅的將情色、網際網路、時尚、性別意識流動等議題呈現在觀眾眼前。

穿過Ramesh Mario Nithiyendran的成人童話世界,進入了大大的白盒子空間,裡頭最吸睛的,無非就是Jess Johnson和Simon Ward創作的魔法陣式環形錄像舞臺了。

Jess Johnson & Simon Ward “Whol Why Wurld”
Photo by Rye

在這五組矩形螢幕圍繞的舞臺上方,也繪製了如同宗教儀式般的圖樣,螢幕中則播放了奇幻又不科學的肢體動作動畫。

卡拉・狄更斯《抗爭俱樂部》(2016) Karla Dickens “Fight Club” (2016)
Photo by Rye

進入入口的右手邊方向,是原住民藝術家卡拉・狄更斯(Karla Dickens)盾牌一般的作品。她使用最平實的材料(垃圾桶蓋)表達強烈的呼喊。展覽官網介紹了她的簡歷,但在這邊我不想透過性別及社會標籤去認識她,就讓大家看看她的作品,試著去想見她創作時深沉的心情。她作品中也強烈的訴說酒精之於澳洲人是如何重要、種族暴力及過去蠻橫的歷史(根據當地朋友的說法,澳洲這邊的高中課程,可沒有教他們多少屬於「他們」的歷史呢)。

卡拉・狄更斯《抗爭俱樂部》(局部)(2016) Karla Dickens “Fight Club” (2016)
Photo by Rye
卡拉・狄更斯《羈絆》(2015) Karla Dickens “Bound” (2015)
Photo by Rye

他另一系列的作品則是同一側牆上掛著的帆布衣衫,混雜各種素材,從人類的毛髮、塑膠梳子人造蕾絲、黃銅手鐲、牛齒…每件衣服都是一種羈絆,一種女性之所以在一段關係中委屈權權的羈絆:慣性、女性的社會角色、婚姻、小孩、歸屬感、經濟來源(順序和作品陳列次序無關)。

再往前走則是賈斯丁威廉斯(Justene Williams)的裝置作品,進門前門口立了一個小標:內含閃爍裝置,請自行判斷是否觀賞。

賈斯丁・威廉斯《金屬之泣》(2017) Justene Williams “A Metal Cry” (2017)
Photo by Rye

這件作品一樣也結合演出活動,一面高矮參差的電視牆播放著演出的錄像,而演出時的服裝則被穿在一旁的人形模特上。人偶帶著些許詭異和擾動,零散的佇立在展間,彷彿隨時要再次舞動起來。

賈斯丁・威廉斯《金屬之泣》(2017) Justene Williams “A Metal Cry” (2017)
Photo by Rye
賈斯丁・威廉斯《金屬之泣》(2017) Justene Williams “A Metal Cry” (2017)
Photo by Rye

最裡面的作品是Heath Franco的錄像《LIFE IS SEXY》,大約十多分鐘,一樣也有觀賞警語,這次是因為含有裸露畫面。

Heath Franco “LIFE IS SEXY”
Image source: Galerie pompom

作品源自一趟美國之行,Franco的超現實戲謔美學在他個人出演的錄像作品裡表露無遺,荒謬卻又日常,結合了強烈的性慾及幻想。上面有一小段作品節錄,真心推薦大家點進去感受一下Franco作品中迷人的荒唐。

以上是Carriageworks展區中我個人偏好的作品。週日也會帶大家到最後一個展場——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走走看看,也會再另外寫一篇展覽介紹。敬請期待啦。

Rye Lin Ting-Ru

Merrylands, NSW

28/06/2017

展覽|四月初在雪梨gaffa的三個小展覽 Gaffa’s exhibitions lighted up this April @Townhall, Sydney

愚人節當天來到位於雪梨Townhall的gaffa,坐擁整棟建築物的gaffa為藝術創作提供許多的機會。

空間簡介

作為澳洲最大的珠寶飾品共同工作空間之一,一樓(Ground Floor)提供了許多金工器材和設施,以小時或天數計費,出租給創作者當工作室;也會不定期舉辦基礎的銀飾創作課程,其實想想身在雪梨還是滿幸運的,處處充滿創意和活力,之後如果比較有時間和預算,也會想來這邊上課、玩玩銀作飾品 : )

樓上(1F)的展場則隔成四個可以獨立展示的空間,通常會有三到四檔展覽同時展出(可以想見他們的藝術行政有多麽忙碌)。展覽內容等等下面再細說。

而其餘的空間有的開放給藝術家作為工作室場地,提供基本燈光設備、電力以及wifi網路,也有浴室和廚房等設施,也有機會共享gaffa的網路宣傳資源。由於鄰近雪梨市中心,場地也常會出租新書發表、品酒會、或是慈善募捐等各種活動使用。活動內容多元,看了都好希望可以在這裡工作呀。

當期展覽

如同剛才所說,這裡同時有四檔展覽,風格及媒材也大異其趣。

“The Sunroom”

第一間展場的展覽名為 “The Sunroom”,目前展出的是Luciana Smith的繪畫作品,我好喜歡她陰影的表現方式,質樸童趣的畫風也很療癒。

Luciana Smith / Sleepover at St. Vincents / 2016 / acrylic on canvas, 30 x 30 cm
(image from gaffa’s website)

Luciana近年的作品都融合了抽象描繪和寫實的再現,加上大膽的用色風格,讓人過目難忘。展覽介紹

“Standing”

第二展場是由Emily Galicek所策劃的聯展《Standing》,囊括了Renda Samuels, Emily Galicek, Hannah Mckellar, Natalie Synnott, Shireen Taweel以及Zoe Wong六位藝術家的作品。

Brenda Samuels / Tampons / 2017 / Oil on Canvas / 30 x 30 cm
(image from gaffa’s website)

要不是昨天棉條用完了,跑去逛了一圈後買了這個牌子,不然對這個完全無感。果然還是要多深入一個地方的生活才能更加理解他們藝術作品裡的指涉。

在這個策展題目下,除了繪畫之外,還有多件刺繡、金屬雕塑、以及複合媒材作品,策展人Galicek希望這些作品能從不同的角度述說女人的生活如何被勞心(情緒)、勞力(身體勞動)的事物交互影響,同時也想凸顯女人在社會分工中經常被視為「照顧者」這種有問題的刻板印象。

Hannah McKellar / Detours III / 2016 / embroidery on linen / 25 x 15 cm

三件刺繡作品並列在白牆上,真的非常美!

“Living Room”

第三間房間展示的是Katie Saunders的繪畫作品,稍微和她聊了一下,原來她所選用的畫布是二手商店買到的壁紙,難怪看起來磨損得很嚴重,原本還以為是運送時疏忽了,實在是我多心了呀。

Katie告訴我,她在畫作上呈現的都是棲息地受到威脅的生物,而另一方面,選擇襯底的標準很單純,僅以能襯托畫作主角為主。

Katie Saunders / Rhinoceros / 2017 / Oil paint, wallpaper, canvas / 37 x 75 cm

『內部空間其實依附於外部空間而存在,但對於環境的侵略以及對於野外生物的衝擊,往往不是我們優先考慮的範疇。我想討論的是環境和保育的問題。』(Katie Saunders,2017。林庭如譯)展覽介紹

小結

三個展覽都很小巧,看得輕鬆無負擔。發現了這樣充滿創作能量的地方也讓人心情非常好!

下次有來雪梨,不妨到這邊走走看看。而且隔兩條街就是有名的Queen Victoria Building了,裡面也有很好逛的小餐具店、美食街和各大品牌駐點銷售唷。

林庭如
Rye Ling Ting-Ru
20 April 2017
Parramatta, Sydney

展覽|《Today Tomorrow Yesterday》@MCA, Sydney

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第二次到MCA看展。

還記得第一次因為約了朋友在附近的車站(Circulay Quay)碰面,時間有點趕,三層樓的展廳我只待了一個多小時左右;這次的時間比較充裕,一路待到MCA關門,但還是來不及好好看完同檔期的兩個展覽,有點可惜呀。

MCA是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的縮寫,這裡也是藝術愛好者到雪梨必訪的景點之一,真心認為這裡的策展概念都很明確,作品本身也很值得一看。MCA即將在今年的11月邁向25周年,屆時有機會到雪梨的人一定要到這裡來看看。

Image result for MCA AUSTRALIA
Source: Wikipedia

美術館一樓(澳洲說法是Ground Floor)入口左側寫滿了MCA贊助者的名字,也擺上了一個樂捐箱,歡迎觀眾自由樂捐。這裡的展覽大多都是免費入場,11月3日開始的一檔新展覽《Connect with Everything》是少數需要門票的展覽。

接著走上二樓就是服務台了,每期展覽的小手冊都可以在這邊索取到,也會有工作人員簡單為你介紹當前的展覽。

以下會介紹MCA本期的收藏展,《Today Tomorrow 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Yesterday》

開展日期:1 September 2016

展覽門票:免費入場

地址:140 George Street, The Rocks, Sydney NSW 2000

開放時間:Mon-Wed 10am-5pm / Thu 10am-9pm / Fri-Sun 10am-5pm

《Today Tomorrow Yesterday》展覽位於「Level Two」(三樓),是以MCA的藏品所策劃的展覽,整個展包含四十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時間上也從1960年代跨越到現在。策展的核心命題在討論當今的藝術發展受到過去的哪些影響,有的展廳展出的作品是以當代的手法重新詮釋的原住民歷史,有的則呈現了二十世紀前半葉竄紅的前衛藝術時至今日的影響……每個展廳都從不同的角度剖開「現在-過去」這個偌大的時間維度,為觀眾呈現不同的思考模式。

展覽的命名其實是受到黎巴嫩藝術全才Kahlil Gibran的作品影響,身兼藝術家、哲學家及作家身分的Kahlil Gibran曾在書中寫下:「昨天不過是今天的回憶,而明天是今天的夢境。」策展人認為,這段文字感覺也像在描述美術館從過去到現在,在收藏澳洲當代藝術方面所承受和完成的挑戰。

Stuart Ringholt《Untitled》(Clock), 2014. Photo credit: MCA

走進展廳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Stuart Ringholt的巨大時鐘裝置《Untitled》(Clock)。

作品討論的是時間的計算/定義方式:在這件裝置裡,Ringholt將一小時訂為45分鐘,一天訂為18小時;而當一天從24小時變為18小時,那人們的一天雖然會變短,但擁有的日子卻變多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但我時常不敢想這種會扭轉世界時空秩序的事情,每每想到都會很頭痛呢。)

透過這件作品,他除了扭轉我們對時間的普遍認知,試圖顛覆人們對標準時間的想像之外,也想闡述「時間」終究是一種人類共同定義的產物,這個定義即便舉世皆同,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對於時間的感受卻也不盡相同。「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而沉痛的、緊繃的、沮喪的那些時刻,卻度秒如年。Ringholt提供給大眾另一種對於時間的測量和感知的方式。

Marco Fusinato《Parallel Collisions》, 2008. Photo Credit: MCA
 

Marco Fusinato的作品能夠以多種方式展演,既是視覺藝術也能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在左側的展牆上,他彷彿重塑了圖片的時空,將原本的照片或樂譜重新拼貼成黑洞螺旋般的圖像,觀者彷彿也能跟著這樣的螺旋輾轉跳進另一個時空。

已經被演奏過的樂譜被扔到地上,形成的漩渦群也更加符合我們對於自由穿越不同時空的想像。

Ricky Swallow《Caravan》

Ricky Swallow的作品《Caravan》乍看之下我以為是金色老鼠,走近一看才發現是氣球。
氣球的存在原是短暫且帶有強烈的特定目的的,Swallow卻以黃銅將其重塑,使氣球成為能夠恆久存在的物件,且不同於氣球原本在慶典活動上的裝飾功能,Swallow的氣球雕塑游離了建築物、籬笆、禮物等物件,獨立的置放於它們本身即能被展演的角落,靜待觀者走向前感受他們靜默的派對氛圍。

Fiona Hall《Manuhiri (Travelers)》

漂流木由河流流向大海,卻再次被浪潮拋回岸邊,成群堆疊,看上去就像是動物的屍骨一樣呀。它們離開原本生活的森林準備往海洋前進,受到大海的重塑之後再次被送回紐西蘭東北角的陸地,隨後,在藝術家Fiona Hall的精心安排下,又再次被賦予新的角色和任務。

漂流木的展牆後方是藝術家Vernon Ah Kee的錄像作品《tall man》,他重新剪輯與澳洲原住民生活相關的影像片段成為一個四頻道的錄像。

Josh Raymond & Joan Ross《Colonial Grab》

Josh Raymond和蘇格蘭藝術家Joan Ross生動有趣的錄像作品《Colonial Grab》也相當引人流連,透過詼諧的手法講述的,卻是殘酷的殖民故事。Ross簡短扼要地說道:「我不覺得你生活在澳洲可以不去想過去的歷史。每次我走到海邊,我都想像,生活在這個天堂般的地方,卻在某一天,突然有了殖民者。」
作品一開始是由貴氣逼人的女子拉開序幕,她穿著鮮黃螢光色的華麗蓬蓬裙禮服,和飾有浮誇羽毛的高帽子,在拉霸機上隨機挑中了一片風景後,便開始自顧自地奪取及改造。

Bob Burruwal《Buya Male》

Bob Burruwal出生於澳洲北領地,他創作的主要訴求,是希望非原住民的族群能有機會認識原住民的文化。此次展出的作品《Buya Male》即為一例,這是當地居民在Marradirri慶典最後一天才會出現的晨星竿(morning star pole),族人在那個時候也會圍繞著竿子舞蹈,藉此讚揚過去勇於冒險的祖先們。附著於竿子上的羽毛像在和夜空中的繁星對話,環繞竿子的彩色圈圈也跟隨他們的舞蹈和音樂擺盪。

Hossein Valamanesh – Passing Time
Source: MCA

最後是做為主視覺的作品《Passing Time》,是Hossein Valamanesh於2011年的創作。這是一支四分鐘的錄像,藝術家在作品中以自己的手指不斷比出「無限」的符號,指頭不停翻轉,形成符號又拆開符碼,不斷循環。錄像作品被放置於黑色盒子中央,他希望觀眾能從不同角度觀看此件作品,也藉此拉近作品與觀眾的距離。

展覽總結

展覽的作品緊扣「時間」這個既抽象又具體的概念,透過不同的方式演繹時間的流逝以及被凝結的片刻,也再再引領觀眾回溯自身的、國家的、或是特定對象的過去和歷史。回到展覽的標題《Today Tomorrow Yesterday》,展覽最後想要觀眾看見的,也許就是一個又一個的昨日(Yesterday)軌跡吧。

林庭如,2016年9月23日

展覽|雪梨畫廊特區一日遊 Day Trip to Gallery Precinct @Paddington, Sydney

這次是第三次拜訪雪梨了,先前兩次去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AGNSW)和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MCA),都是美術館類的機構;也去了複合式經營的攝影藝術空間Australian Centre for Photography(ACP)。以前看展主要都在美術館,後來因為在藝術博覽會工作的關係,漸漸開始對畫廊產生興趣,也越來越常跑畫廊看展,所以這次來雪梨的目標就換成商業藝廊,主要去了Redfern和Paddington這兩區。這篇會介紹Paddington的部分。

畫廊特區指路牌。Photo by Rye

在雪梨的Paddington有一個畫廊特區,大約是從1960年代就開始聚集了,目前這裡開了八間畫廊,非常密集。

這一帶的步調很悠閒,也沒有林立的高樓伴隨在側,畫廊各自盤踞一到兩層樓這類不高聳的矮房屋,靜靜的隔街對望。有些畫廊甚至有很美的後院,半開放式的空間讓陽光直接灑進展間,真的好美,在那邊工作很幸福吧。

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 畫廊一角。Photo by Rye

那就從這個擁有半開放式空間的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開始說起吧。

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

Exhibition 1: Joanna Braithwaite《Social Animal》

Date: 1-25 September 2016

Hours: Tuesday-Sunday 10:30am-6pm

Add: 15 Hampden Street Paddington, NSW 2021 Australia

Photo by Rye

一樓的展間主要展示了兩位藝術家,一進門看到的Joanna Braithwaite應該是超級強打,作品賣得很好,這次的個展名稱是《Social Animal》,主要以北極熊瀕臨危機的生活環境為題材,搭配其他像是樹懶、狗、鯨魚等動物畫作,所有動物皆以非常擬人的手法呈現。

這次展覽Braithwaite總共展出了23件2016年的新作,除了很多大尺幅的作品之外,小件的作品也一應具全。

Exhibition 2: Lucas Grogan

Date: 1-25 September 2016

Hours: Tuesday-Sunday 10:30am-6pm

Add: 15 Hampden Street Paddington, NSW 2021 Australia

《The Wrestlers》(2016)
Source: 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s website

裡面的展廳是另一位藝術家Lucas Grogan的個展,Grogan的畫作一系列都是藍藍一片,使用各種插圖將整幅作品填得滿滿滿,仔細觀賞的話其實會有些壓迫感,但倒也饒富趣味。有點宗教感又有點神祕,很多細節穿插其中,等著觀眾慢慢發現。

SARAH COTTIER GALLERY

Exhibition 1: Jamie North《Remainder》

Date: 8 September – 8 October 2016

Hours: Tuesday-Saturday 11am-6pm

Add: 23 Roylston Street Paddinton, NSW 2021 Australia

Sarah Cottier Gallery日前才被藝術媒體Blouin Artinfo選為年度最頂尖畫廊之一,這次來雪梨沒道理不來看看!

Photo by Rye

同時間有兩個展覽,第一個是位在入口大廳的Jamie North雕塑及攝影展。North的作品使用了水泥、煤灰、大理石廢料形塑成盆栽般的雕塑,並植入澳洲當地植物,一系列作品共有九件,皆以〈Remainder〉為銘並加以編號;同系列的另一件作品〈Drifting to Void〉亦使用了同樣手法,但是做成燈塔的形狀,整個系列作品擺在一起有種巨石陣的感覺,漫步其中也很有風味。(男友覺得像練習踢足球的障礙裝置…)

兩旁牆上則掛上了North的攝影作品來輝映,這系列影像都以山峰和縈繞在側的煙霧為拍攝對象,以黑白底片來表現。很喜歡他照片裡微微騷動的幽靜,山峰和前面提到的雕塑作品相互對話,很有整體感。
整個系列的件數不多,可供銷售的版次都只有三個。

Exhibition 2: Simon Barney《Paint Drawings》

Date: 8 September – 8 October 2016

Hours: Tuesday-Saturday 11am-6pm

Add: 23 Roylston Street Paddinton, NSW 2021 Australia

Photo by Rye

從右方的走廊彎進去可以看到第二個展間,展示了Simon Barney的彩色抽象繪畫作品。
翻了一下Sarah Cottier幫藝術家出的作品專冊,質感和設計都非常棒!書裡面可以看到很多Barney的黑白繪畫作品,其實比起目前正在展售的作品,我更喜歡那些黑白的畫作,線條簡單卻不似此次展出的作品般抽象,可以看到他將生活物品簡化並以線條重新構成的表現功力。

Photo by Rye

JUSTIN MILLER ART

Hours: Wednesday-Sunday 10am-5pm

Add: 10A Roylston Street Paddington, NSW 2021 Australia

這間畫廊主要是以銷售二手作品為主,所以也沒有固定策展。不過也有機會看到大師的作品,像是Sidney Nolan的畫作剛好也有在銷售!它的對面就是Martin Browne Contemporary,所以其實真的很方便,順道進去逛逛也相當不錯。

Photo by Rye
Photo by Rye

有看到幾件喜歡的雕塑作品,這邊雕塑作品的賣相都很好呢,下次有機會還是會想再進來看看的。

來到Paddington的這一天剛好是風和日麗的下午,陽光輕輕柔柔的灑在特區的街道上,是很優閒舒適的一個午後呢。聽JUSTIN MILLER ART的藝廊員工說這邊總共有八家畫廊,還沒來的及造訪的五家就等下次再去逛逛囉!

林庭如,2016年9月18日

展覽|第八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昆士蘭美術館篇) APT8 @Queensland Art Gallery, Brisbane

第八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在布里斯本的昆士蘭美術館及昆士蘭現代美術館聯合舉辦,在我到澳洲交換的最後一段時間,剛好趕上看這次的大展。APT創立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八次,本次展覽強調身體的藝術,透過不同媒材表現人的形體,首圖為Anida Yoeu Ali的作品。

Photo credit: APT8

THE 8TH 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APT8)
DATE: 21 Nove 2015 – 10 Apr 2016
VENUE: QAGOMA
FREE ENTRY

以下將介紹部分展於昆士蘭美術館(QAG)的作品(太多了介紹不完)。

Taloi Havini + Stuart Miller “Sami and the Panguna mine” (2009)

Taloi Havini和Stuart Miller的作品以大型的挖土機具對比在地人民的渺小和對於政策的無可奈何,圖中Sami穿著白色裙子,在強烈的灰黑色調背景下,顯得格外突出。

Segar Passi

畫了自己島上的風景和雨後冒出白煙的特殊天氣現象。他平常的身份其實是漁夫,過去,他以礁石作為顏料,混合貝殼裡的海水作畫,非常有漁民取之於自然的精神呀。

Khvay Samnang (Cambodia) “Rubber Man” (2014)

白色的橡膠從藝術家的頭頂往下倒滿全身,他的臉和他赤裸的身體都被這濃稠的液體覆蓋,模糊了他自身的形象;而背景則是柬埔寨東北部種植橡膠的樹林以及當地的村莊。由於當地橡膠業多由外資掌控,當地環境及原住民的生態問題並未受到重視,Khvay的作品多著眼於類似的議題,透過藝術表達他的思想。

Nge Lay (Myanmar) “The Sick Classroom”

導覽員解說時特別提到了,第一排的小朋友最認真,第二排交頭接耳,第三排東張西望,第四排就開始打打鬧鬧了。藝術家生動的紀錄了教室裡的場景,一如我們熟悉、也曾參與其中的成長過程;而不同的是,這些緬甸的學童上課必須跋山涉水,才能抵達他們的教室,他們渴望能有平等的教育機會,透過教育提升社會地位。

此作品除了大型的擬真教室場景外,也搭配了藝術家在當地拍攝的錄像及攝影作品。

Shiga Lieko “RASEN KAIGAN” (Spiral Coast) (2008 – 12)

Shiga Lieko的作品被安置在獨立的一間展廳中。

在陰暗的展場使用了44座展燈打亮作品,還原作品原本在強烈閃光燈下的風貌。

Lieko拍攝時多使用強烈的閃光燈,並以飽和的色調著稱。她拍攝了日本2011年海嘯前後的城市(Kitakama)風貌,並記錄了當地人們的生活。

作品以環狀形式直接擺放於地面,觀眾遊走在作品之間,就像親身走過了那些海嘯後的風景一般。

作品拍攝了當地人面對天災的方式,讓我們看見了許多帶有幽默的景象,有時是以重曝的方式拍攝手牽手的老情侶,走在看似迷茫的樹林中;有時是岩石、地景;有時聚焦於掌上的歲月紋路;有時則是男人的腿以及它們在水上的倒影;笑瞇瞇但卻失焦的老人;地上一大片五顏六色的垃圾……作品像是覆蓋著不同顏色的遮罩,充滿神秘。
在展場走了整整三次,第一、二次只覺得絢麗迷幻,直到第三次才認認真真看了照片中豐富而真實的內容。

Paphonsak La-or “Silent No More” Series (2014-15)

泰國藝術家Paphonsak La-or使用google map遊覽了日本福島在核災後的風景,一片綠意盎然的平靜土地其實充滿了致命的危機,然而外人是看不到這樣的危機的。就像泰國不穩定的政治現況,亦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一開始其實看不出他的指涉,覺得關聯性比較低一些,而確實某些藝術作品對事實的指涉有些模糊遙遠,以這樣的形式去探討議題,對我自己來說會覺得比較不清楚也比較沒有效率。然而藝術表現手法各異,藝術作品的每個細節都取決於藝術家的選擇,也造就了該藝術家與眾不同的特色。

STAB “We are for mtilingual Kyrgyzstan!” (2012)

三支一分多鐘的逐格動畫,闡述的是吉爾吉斯內部的語言問題,在政權更迭下,吉爾吉斯的官方語言也被不斷修改,曾經連帶產生了許多文盲。
官方語言代表的一個國家的政治形態,以及該國家對於歷史文化抑或是文化現況的尊重。然而如何才能促進國家內部有效率的溝通,並同時完整保存少數語言呢?

Liu Ding (劉鼎) “Qi Baishi in 1950” (2015)

以「西畫」的方式繪製了傳統國畫的字畫,而”1989″ (2015)也是以油畫的技法畫出windows的電腦程式視窗,並寫上在中國極具意義的政治年代,1989。

Abdul Abdullah “Bride I (Victoria)”

Kiri Dalena (The Philippines) “Erased Slogans” (2012 – 15)

Dalena收集了報紙上抗議群眾的照片,他們高舉著標語,試圖表達心中的意念,但藝術家卻以數位後製方式,抹去板子上的文字,藉以突顯政府對言論自由的壓迫,以及被時間淡忘的歷史。

Hit Man Gurung “Yellow helmet and gray house” (2015)

尼泊爾當地人民為了生計而前往其他國家工作,但工作合約以及嚴峻的工作環境卻為尼泊爾工人帶來了死亡。背景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建築群,畫作左方是工地常見的安全帽(如上圖),右方則是另一幅失去兒子的年邁夫妻。主題非常讓人悲傷,而藝術家對老夫妻的細緻描繪,例如眼周的皺紋和駝背的身軀,更突顯了尼泊爾工人的悲歌。原以為那些重複的背景圖樣是照片,走進一看才發現,全都是一筆一筆細細刻畫出的風景。

Yelena + Viktor “Necessary Additions”

Yelena和Viktor認為,證件照代表我們的身份,但卻又要求我們不苟言笑,完全看不出個人特色。他們在家裡找到了許多證件照,並試圖將他們改製成有趣的圖樣,使用了手繪技巧為一板一眼的照片加入更多趣味。

Navin Rawanchiakul

Navin畫了很多己,算是滿自戀的畫家吧?其實我看的時候都在猜想他話這些作品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心境?裡面他扮演了許多不同的角色、擁有不同的髮型和穿著,會不會他其實是一個很壓抑的人,所以在畫裡實現自己的想像呢?也或許他是很幽默風趣的人,所以畫作裡他的每個面容才會都帶著微笑吧。

Francis Upritchard “White Knight” (2012)

Francis的雕塑細膩刻劃了表演者的肢體語言,神情淡然的人偶卻有豐富的姿態。

APT舉辦至今已來到第八屆,本屆展覽將重點放在表演藝術、肢體藝術的視覺呈現,投過各種繪畫、錄像、雕塑等等紀錄了人的身體形貌,從學童、工地工人、舞者等不同身分切入,探討人與自然、政治、社會變動間的種種關係。
藝術因為與當代社會緊密的連結,也經常反映創作者所在地區的社會現象,看完此次三年展彷彿也窺見了亞太地區當今的社會風貌。

Author / 林庭如 LIN Ting-Ru

展覽|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 @ACCA, Melbourne

《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 For English version please scroll down-



TV Moore的展覽《With Love & Squalor》在墨爾本的澳洲當代藝術中心舉辦,

這次的個展是TV Moore在墨爾本的首次個展,包含了新作和舊作。

在規劃墨爾本小旅行的時候就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展覽了,馬上筆記下來!

這次的展是ACCA『澳洲年度藝術家』專案的其中一部份,同時也呈現了TV Moore最近的作品。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Address – 111 Sturt St, Southbank VIC 3006
Phone – (03) 9697 9999
Period -15 AUGUST – 27 SEPTEMBER 2015



展覽作品

走進展廳看到的第一件作品,便是這次展覽作為主視覺設計的作品,《Vin-ish》

▲ Vin-ish (2015)

這件作品是三頻道錄像。在最上面的畫面你看到的是一個帶著傻笑的男人,重複著無意識的動作;中間的頻道是同一個男人,但這次他留著眼淚,這次鏡頭並沒有帶到全身的樣貌,TV Moore選擇不凸顯他健美的身形,反而是停留在臉部,聚焦於他的脆弱和他的情感狀態;最下面的畫面則是他漫無目的的盲目遊走。




我想這某個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種,人們不同的心理狀態和特質吧。




ACCA策展團隊的說法是這樣:

「這個角色是以美國演員Vin Diesel為雛型而設計的,以數位動畫的方式呈現,也因此帶有人造的、機械般的特質。飽滿的粉紅色背景襯托了Vin Diesel在流行文化中極具男性特質、同時也廣為大眾認識的個人象徵。」
好奇嗎?他長這樣囉。


ACCA這麼解釋:「結合了強烈的雄性特質與親暱的哭泣行為,藉此引發人們重新思考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這件作品裡,Moore選擇的是大家很熟悉、而且具有強烈雄性特質的名人,但他想展現的,卻是他脆弱的一面。Moore自己也說:「Vin Diesel一年多前在Youtube上放了這段影片,他那時候應該是滿興奮的,在那個情緒下,他錄了自己喝醉酒、笨拙地跳舞的樣子,他也不覺得這是什麼私密的影片,他就直接把它放上網路。他展現的那種脆弱真的很美。」




Moore其實也探討了「真實」和所謂的「人造」,他用我們現在常見的軟體虛擬出Vin Diesel這個人。數位科技的發達讓一切都變成可能,但到底有哪些是真實可靠的呢?館方也說了:「Moore在Vin的名字後面加了-ish(大概的、類似的)這個詞尾,讓我們更加懷疑自己眼前所見的這個Vin Diesel,是不是真的是Vin Diesel。」




▲ Existence (2009)



這件作品是2009年的舊作。




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我覺得它很溫暖,畫面裡的壁爐讓我覺得很溫暖,橘紅色的背景也讓暖意增溫。作品擺在牆面的下方,就是現實生活裡壁爐會出現的位置,這樣的擺放方式讓作品看起來更真實。

在火焰之後,畫面出現了很多壯麗的山川、冰河,並且在每個小段落的最後,從10秒開始慢慢倒數。你會不自覺認真的跟著影片一起倒數,一起準備迎接下個不一樣的感官巡禮,可能是另一個風景,也可能是下一個循環播方的起點,重新回到溫暖的壁爐。10, 9, 8, 7, 6, 5, 4, 3, 2, 1.




▲ Tripasso in Wackyland (2014)



“Tripasso in Wackyland”裡,他結合了動畫和現成的電視節目內容或Youtube短片,例如一則報導或是一場籃球賽。你一方面會想看清楚背景節目的內容,一方面又想跟緊動畫的劇情,滿有趣的視覺經驗。

「這件作品其實挪用了Looney Tunes在1938年的小短片“Porky in Wackyland”,但Moore把主角換成繪畫大師畢卡索。你可以這樣解讀:畢卡索無助的困在自己的作品裡,不管多麼努力,他還是無法逃離自己。




“Porky in Wackyland”的影片連結在這裡




這個展間被漆成黃色和亮橘色,顏色飽和度很高,比前一個放置”Vin-ish”和“Existence”的展間更濃烈,(但照片可能有點看不出來)。策展人也在牆上投射了類似夕陽色調的光線,特殊的色彩和光線設定讓人感覺很溫暖,也讓人看作品看得更投入。




ACCA自己也說,其實空間裡面沒有放任何東西,但是光是這樣的色彩和光線,就能讓你覺得這個空間很滿。






▲ Photographic Paintings (2015)


這是一個布滿藍色方形磁磚的展間,地上鋪著大紅色絨毛地毯,天花板則是漆成飽滿的粉紅色,展場展示了四件超現實的攝影繪畫作品,分別是:《你》、《CCM》、《蛇洞》以及《夢想家》,都是2015年的作品。


這幾件作品採用的都是Cibachrome印刷技術(可以長久保留印刷品色彩鮮豔度)。Cibachrome其實是攝影作品印刷時常用的技術,根據某暗房工作室負責人Douglas Vincent的說法:「採用Cibachrome印刷技術的作品,表面非常光滑,尤其光從某些特定角度投射到作品上的時候,表面會非常的光亮;如果從比較側、比較斜的角度來欣賞作品,還可以看到金屬般的光澤哦



這幾件作品都是比較抽象的作品,有點表現主義的味道(?),藝術家根據自己心裡的感受來繪畫,表現自己心裡的狀態,所以沒有那麼的寫實。但還是可以辨別出某些明顯的東西啦,像是蛇的身體、眼睛等等。用色非常鮮艷,跟展間的氣氛搭配得很好。

特別的是,展場同時播放一件33分鐘的聲音作品《當貓夢到所有一切》,內容涵蓋許多Moore到處收集來的句子、網路文章、#網路熱門標籤等等,並用電腦模擬聲源唸出這些詞和句子。如果展場的設計換成比較灰暗、陰鬱的色彩,搭配一個狹小的展間,那這個電腦模擬聲就會顯得很詭異;但在這個明亮的展間裡,我其實不會太注意它的存在(也可能是因為我大腦有自動過濾英文系統,聽到英文的時候可以假裝什麼都沒聽到ㄏㄏㄏ)。但Moore想透過這件聲響作品探討的其實是,機器本身是不是能夠思考。在人工智慧這麼熱門的時代裡,這的確是滿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許多藝術家著眼的重要議題囉。







通往下一個展間的小門一樣被漆成粉紅色,策展團隊也在門上打光,在下一個展間的牆上製造了陰影,這也暗示觀眾,下一個展間將會呈現不同的主題。









▲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很喜歡這件動畫作品,裡面的各個小物件依靠著前一次旅程所得到的動力繼續滾動和前進,這個動力可能是地心引力、彈力,甚至是燃燒產生的熱能,他想到了各式各樣的能量形式,帶動整個畫面不停推進。沒人穿的鞋子慢慢走動、推動了木製輪子和汽車輪胎,有時又是紙捲、有時候是火焰,概念很簡單,但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表現,卻很有張力。









▲ Frat Self SUN SPACE (2015)



這件作品裡,你看到的是一個一直自拍的自戀男子,在壯麗的自然景觀前、在外太空….在每個不同的場景裡,他做的事情就只有自拍。背景有時會換成滿天漂浮的自拍棒,滿可愛的。




我很喜歡Moore的風格,以幽默或是戲謔的手法來說一些跟社會有關的議題或故事。即使站在美景前,有些人也只是找wifi、在臉書打卡,而不是多看一眼眼前那片美麗的風景。







結論

Moore的作品題材非常廣泛,有藝術史裡的明星藝術家,也有當代的電影名人。善用各種視覺語言衝擊觀者的感官以及思維,卻又讓作品充滿趣味,也許這就是他受歡迎的原因吧!




他在一段The Creators Project為他做的專訪裡提到:「我覺得有時候『視覺藝術』其實並不那麼『視覺』,很多時候那其實都是創作者靠著想像和直覺所創造出來的世界。」




「其實這次展覽我想說的是,科技是非常多元化的,可以很私密、也可以很公開的,可以很脆弱、很甜美,也可以很怪。我想這就是它有趣的地方吧。」





林庭如,2015年11月寫於澳洲坎培拉
– ENGLISH VERSION BEGINS HERE-

TV Moore: With Love & Squalor@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This is his first solo exhibition in Melbourne. With Love & Squalor is part of ACCA’s annual Influential Australian Artist program, and brings together a combination of TV Moore’s recent and new works,” says ACCA.

When I was planning my trip for the study break, I saw this exhibition and highlighted it in my notebook right away!



Australia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melbourne

Address – 111 Sturt St, Southbank VIC 3006
Phone – (03) 9697 9999
Period -15 AUGUST – 27 SEPTEMBER 2015




When we entered the gallery I was attracted by the key vision artwork, Vin-ish (2015).








This is a three-channel video. On the top one you saw a man with silly smile and does some unconscious movements. The second one, you found the same guy but he’s tearing for some reason. The lens focus on his facial expression instead of the whole body, ignoring his robust body and put emphasis on his vulnerabilities instead. And the last one, this guy wonders around numbly and scrambly.



I think this kind of reflect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status of mind of people.




According to the curatorial team,

“the central figure appears to be modeled on Vin Diesel the American actor, but being digitally animated, the figure has an artificial or machine-like quality. With a lush pink backdrop, Vin-ish resents an intimate encounter with a highly recognisable masculine figure in pop culture.”
Curious? Ok this is how he looks like.




As ACCA said, “The pairing of a masculine icon with the intimate act of crying questions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is work Moore takes a hyper-masculine figure from the media that most of us would be familiar with, and makes him vulnerable.” Moore himself stated, “He(Vin Diesel) YouTubed this video a year or so ago where he was on ecstasy or something, and it’s this delicate moment where he chose to film himself dancing, awkwardly and drunk. Instead of private he went public—he doesn’t care—and it was a vulnerable, beautiful thing.”



Moore also discusses the real and artificial characters/stuff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is piece of work. He made the avatar for Vin Diesel through the advanced software we can easily access to nowadays. Thanks to the digital technology, we can made every image possible, but is it really authentic and reliable? “By adding –ish to Vin, Moore adds an element of doubt to whether this figure is actually Vin Diesel,” commented by ACCA.




▲ Existence (2009)

So this one is an older piece from 2009, six years ago.

For me the first impression is, I felt warm when I came closer to the fire place. The bachground wall is red, which reinforces the sense of warm again. And this piece was put at lower position that similar to where a fireplace would really be. That’s why it is somehow so real.


Following by the flames, we found marvelous scenery like mountains and glacier in this video, and you would somehow follow his instructions in the video to count down and to prepare yourself for the next different settings in the film. 10, 9, 8, 7, 6, 5, 4, 3, 2, 1. Change.



▲ Tripasso in Wackyland (2014)

In “Tripasso in Wackyland,” he combines those ready-made TV and Youtube footage with his animation, for example, a broadcast for basketball game. On one hand you tried hard to see the scenery behind the illustrated animation, on the other hand you wanted to know the story line for it. Quite an interesting experience.
“The work is a reference to and appropriation of the Looney Tunes
short film ‘Porky in Wackyland’ from 1938, but Moore has replaced Porky Pig
with Pablo Picasso, “ ACCA stated, “this video can be seen as a portrait of Picasso haunted by his own artwork, and running away from his own self.”

ps. Link for “Porky in Wackyland” is provided here.

The room was colored yellow and orange, even it’s not so obvious in my photos, they are actually more saturated than the previous room where “Vin-ish” and “Existence” located. Moreover, there’s “a sunset-like glow” on the wall, both making me feel warmer and engaged. 

Although there is actually nothing physical in the space, the gallery feels completely full.” (-ACCA)




▲ Photographic Paintings (2015)

With four surrealism works, the curator decorated the room with blue square tiles, red rug, and pink ceilings. All the four photographic paintings in this room, “You,” “CCM,” “Snake Pit,” and “The Dreamer,” were produced in 2015 and painted on cibachrome. 
The suface of cibachrome “is exceptionally smooth giving prints a high gloss finish with light reflectance that is somewhat directional — viewed at oblique angles, prints can have an almost metallic appearance.” (According to a darkroom studio owner Douglas Vincent.)

The topic in these four pieces are not so recognizable. You may think that they are a bit expressionism, which artists create works based on their internal status instead of objective perception to the world. However, you can still identify som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intings, such as the body and eyes for the snake. Colours of these four pieces are very prominent, matching the atmosphere in this room pretty well. 

Another work in this room is a sound work called “When Cats Dream of Everything,” which is composed of a variety of phrases, twitter poems, hashtags, etc. That is a computerized sound produced by Moore. What he wants his audience to think about is, can machine think or have emotion? I reckon this is an interesting topic especially in this generation whic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 hot thing. You can also figure a list of artists focus on this issue to create their own artworks.



Before entering the next room, the curator put a pink gate and used the light to cast shadow on the wall behind the gate, giving us a hint that they are about to change the theme for the next room.






▲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The Way Things Grow” (2014)


I like this animation a lot. Those little things keep moving on by energy they’ve got in previous journey, such as gravity, bouncing, or even thermal energy. Starting with a walking shoes which no one wears on, and then pushing the wooden wheels and tires, sometimes there’s a paper roll, sometimes flames… The concept in this work is pretty simple, but the way he expresses is quite interesting and impressive.





▲ Frat Self SUN SPACE (2015)

In this work, you will see a guy keeps doing selfies in different scenes, from brilliant natural landscapes to the outer space. Yet sometimes behind him there are many many selfie sticks floating in the background.


I really like the style Moore creates. He uses a humorous way to tell stories, and leads us to think about social phenomenon. Even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sublime landscapes, the only thing you do is checking wifi access and checking-in on Facebook without a second glimpse on marvelous scenes.




CONCLUSION


Say, TV Moore created many art pieces based on a variety of references. From art history famous star to celebrity in contemporary era. He utilises multiple visual languages to collide with your senses and thoughts. You can find lots of fun appreciating his works. I guess this is why he’s popular.



I was impressed by TV Moore’s words in his interview made by The Creators Project. “I think art sometimes loses the fact that it is visual art, and imagination and intuition is a huge part of it.”




Also in the same interview he stated, “This show is speaking to the fact that technology can be private and public at the same time, and vulnerable and sweet and soft and weird. I think it’s an interesting place that we’re at.”






NOTE

The ACCA comments were  written and compiled by Georgina Glanville, Artist Educator and Alyce Neal, Casual Educator, ACCA. 







Lin Ting-Ru

finished in Canberra, Australia. Nov 2015 


澳洲生活|離別倒數

最近讀了一些科學的小文章、國內的政治新聞、
很多很多藝術史的東西(要寫essay和take-home exam)、關於攝影的理論著作《論攝影》,書桌最左邊還擺了好幾本在藝術學院圖書館借的書,創意表現啊藝術博覽會歷史啊等等等(其實也不知道看不看的完ㄏ);
聽聽看看一些廣東歌和香港電影,努力想要多學一點廣東話;
查了一些澳洲國內旅遊的訊息,想去的海邊、想看的Asia Pacific Tr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
無止盡的希望英文可以更進步、希望我講的中文中國學生聽得懂(what’s wrong with my accent?);
想著創作課的期末發表要怎麼做;
想著朋友哪時候要離開宿舍,離開前還想一起做什麼….
生活中填滿了好多好多不同的東西,然後滑著臉書的時候更覺得過去身邊那些朋友現在也都已經過著很不同的生活了,工作的工作、念書的念書、當兵的當兵….
這些很不相同的東西聚在一起讓我感覺有些焦躁,感覺時間好像不夠用,在澳洲的生活也進入倒數了呀,只能試著再多抓一些想學的東西、多抓住一些和朋友們的回憶。

而臉書上那些曾經熟悉的事物也顯得有些遙遠,
例如吉他社每年例行的全年活動(雖然依然可以背出來上下學期的全年活動);
例如又進入了藝磚節工人招募和活動籌備的季節;
例如過去工作的地方,老師仍在臉書上談著她對國內外藝術和文化的觀察;例如又有朋友要當兵了….
網路把這些事實拉近到我眼前,可是他們卻都發生在距離我好遠好遠之外的島上。其實這種感覺有點像做夢一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離別的季節到了所以特別迷惘,也許我仍舊是一個提得起卻放不太下的人吧。

澳洲生活|澳洲和台灣的履歷差異+職場性別歧視

Fact #1

上星期到學校的職涯中心,請他們幫忙看履歷,用的格式是在台灣念書時,大三寫作課教的CV格式。

我印出來的那份英文履歷,上面沒有提到生日或年齡,但是有放基本的照片。職涯中心的工作人員說,她不清楚台灣的狀況,但澳洲是不會在履歷上放照片的,因為性別和年紀,不應該是影響一份工作的原因之一

其實她說話很客觀,很多事情她都告訴我,這些是澳洲的狀況,如果你不是要留在澳洲工作,就要自己再去確認。

台灣的人力資源網站,上面都有照片、年齡和性別的欄位,而且生日和性別似乎都是必填而且無法修改的,只有婚姻狀況可以選擇隱藏。

Fact #2

也想起大四時修了人力資源相關的課程,用的是英文原文課本,記得應該是美國的出版社出的吧,裡面也有提到關於求職的事情,提到工作上的歧視,關於性別、年齡或種族等等,提到這些都不應該影響主管對求職者的認知。

不過課本是課本,台灣的課本應該也會這樣寫,美國真正的職場狀況是不是這樣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了。(求解~~)

Fact #3

和日本的交換生朋友聊天時,也提到日本對於職場上的性別歧視,仍然是很明顯的。企業的最高層,政府的最高級官員,通常都不會是女性。(但是我朋友是日本新時代女性,她說儘管這樣,她還是想進入政府機關工作,至少那是女性目前可以取得的最高的社會地位!東京大學果然不一樣!帥帥的!)(偷偷幫別人貼標籤嗚嗚其實可能跟東大根本無關只是她個人追求就是帥)

我跟她說,明年(2016年)台灣的總統大選,兩個候選人都是女生,(那時候宋楚瑜還沒說他要出來選ㄏㄏㄏ),所以下一個台灣總統,一定會是女生!她覺得很不可思議,也很羨慕台灣的狀況!

結論

職場狀況在不同國家的發展就像所有社會現象一樣,不同地區都有很大的差異,但其實埋怨自己的國家不好或是羨慕別人的國家都沒有用,要不就是拿PR、要不就是調整自己,接受目前的狀態,然後從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或順便發起社會運動,慢慢改變大家對事情的觀感^_<)

27 Sep 2015, Canberra,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