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幕後|聘請口譯員後,你可以做什麼?

籌劃一場國際交流活動,事前的準備工作需要耗費許多心力。從講師邀請、流程確認、機票住宿、場地安排、設備規劃、活動宣傳、網紅邀請等,每個環節都得再三確認,才能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聘請口譯員也是其中一個環節,在你與口譯員確認時間與工作前後,你可以做什麼來讓活動更加順利呢?身為擁有七年接案經歷的翻譯從業人員,讓我來和你分享我們在接到工作的前中後都在做些什麼吧!今天先從活動前的準備開始分享。

口譯員事前需要哪些資料?

口譯員和活動中的其他工作人員一樣,需要事先了解活動內容與方向,才能讓活動順暢地進行下去。作為活動負責人或聯絡窗口,如果你能收集並整理好與這場活動相關的資訊,可以讓口譯員更了解活動的背景與內涵,在輔助跨語言溝通的過程中,口譯員就更能幫助你「以目標為導向」,順利推進對話。

口譯老師們需要的資料包含但不限於:

  • 活動名稱、時間、地點(在寄第一封信給口譯員時就請提供這些資訊)
  • 活動目的、交流要點
  • 講師或與會者姓名(全名)、相關簡介(若主辦單位已有收集相關資料,請不吝轉貼給我們)
  • 活動時程表(有細流更佳)
  • 講師投影片(若有)
  • 主持人提問大綱(若有)
  • 其他相關資料(若有)

有了上述的資料以後,口譯員便更能掌握發言時機與要點,讓這場你精心策劃的交流活動更有意義,也讓與會的內部人員或聽眾更有收穫!

不過,我們也理解有時候窗口已經非常努力聯絡,但講師遲遲未提供資料給主辦單位,這時主辦單位可能連公告活動細節都有困難,更不用說提供資料給口譯老師們了。遇到這樣的狀況,也許你可以用以下我所分享的角度來和講師或外賓溝通。

口譯員是你的傳聲筒與合作夥伴

曾聽過一些講者不願意事前提供資料,因為覺得內容很簡單,不需要事先提供。研究所時甚至聽過教授分享,早期有的講者或主辦單位甚至表示他們想要「考考口譯員的能力」,所以不提供資料。

不過與其把口譯員當成「對手」,不如把口譯員視為「合作夥伴」,讓口譯員可以在主辦單位及講師的幫助之下,為活動提供更有效率的雙語溝通。

這時你不妨告訴講者:

「你的經歷很豐富,但有很多你合作過的機構或作品關注的議題,在台灣的觀眾比較少接觸,如果可以提供基本的投影片、演講資料,可以讓口譯員是先幫這些議題想好合適的中文譯名,這樣一來,台灣的觀眾就能深入地認識你的作品(或計劃)。」

舉個例子就會很清楚了。

曾經有歐洲的博物館人員來台灣進行館際交流,與我們的公立場館討論合作,而我是這場交流會的口譯員。講者談到館內收藏的少數族群文物,以及該場館的下轄組織,但台灣專業的博物館人員皆未曾聽說過這兩個專有名詞。對於特定的少數民族,因為不是以英語發音,也並非本次交流的重點,所以我先以大方向帶過,讓與會的館員可以了解對方場館大致的策展方向;而針對組織名稱,因為我有事先研究,所以很仔細地翻譯出來,讓台灣的館員們可以了解組織架構。事後台灣方的館員特地私下跑來感謝我,說他從來沒聽過那個下轄場館,謝謝我翻譯出來,讓他可以做更多的研究。

其實這場的歐洲講者事前並未提供任何資料,所有資料都是靠我自己整理與收集,所以不見得能將每個細小的名詞都準確譯出。但是後來我發現,演講當下使用的投影片上面,都有稍微帶過這些內容,如果講者事前能先把資料提供給主辦單位,再讓主辦單位交給口譯員,那麼我們就能將講者想傳達的更多細節帶給台灣方的主辦單位或者聽眾了。

這就是提供資料的重要,相信每個辦活動的專業人員都能理解,畢竟活動中的所有細節都環環相扣,影響活動成敗以及細緻度。希望大家也能讓講師了解這樣的原則,鼓勵講師提供資料給口譯老師們,讓我們成為講師最有力的傳聲筒!

讓口譯員成為你的得力助手 Help Me Help You

就像在公司或機構內,你會和同事一起進行事前作業,共同準備要呈報給客戶的資料。

若放到藝文場景中,可能你會和策展人、策展助理、其他行政人員等一起為藝術家做準備,提供最適合的場地、廳舍、資源、播映設備等來製作並呈現作品。

又或者你會為外部策展人介紹單位內過往的策展案例,讓對方能依循機構本身的年度規劃,來策劃合適又吸睛的新展覽。你和同事間分工合作,花了幾個月時間籌劃、聯絡、準備,就是為了完美呈現出你們的專案、作品或展覽。

專業的口譯員其實也和你們一樣,事前會盡心準備、研讀資料,希望能把外國講者、外國策展人或藝術家想傳遞的內容完整地分享給觀眾,協助國內外的單位順暢地溝通、討論。

所以如果有口譯需求,請不吝提供手邊最完整、詳盡的資料給口譯員,讓口譯員可以和你一起完美執行你盡心規劃的活動吧!

若有英文、粵語口筆譯需求,歡迎來信與我討論活動細節及諮詢口筆譯執行方式。ryeryelin [at] gmail.com

演講|文藻外語大學|與翻譯系大四畢業生分享自由譯者經驗談(全英文演講)

很榮幸受能收到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的邀請,在今年四月出席大四的畢業展,以全英語演講的形式和畢業生分享自由譯者的心路歷程。這是我在碩士論文發表之外,第一次以全英文的方式公開演講,緊張中也帶點期待!

只有這張照片拍到演講的投影片,所以雖然有點模糊,還是要放上來作紀念!

一場形式特別的演講邀約

這次的活動有三位講者,其他兩位講者裡一位是國外長大的雙母語者,另一位是文藻的現任教授,只有我是在台灣長大、剛從翻譯碩班畢業不久的自由譯者,所以事前確實有些焦慮,很怕台下的同學覺得有落差。所以為了這場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我花了十幾倍的時間寫稿、準備、反覆演練,甚至事前還陪文藻的同學一起練習,希望能讓台上台下的同學都有滿滿收穫。

而之所以要陪他們練習,是因為這次的活動還有個特別之處:演講中會由翻譯系大四的畢業生擔任逐步口譯,把我演講的內容翻譯成中文給其他觀眾聽!

因為我自己就是口譯員,深深明白「前置準備」的重要,所以很希望可以多幫助這些同學做好萬全準備。我在與同學們排練以前就已完成八、九成的講稿及投影片,並安排時間與這群大四同學逐字演練一遍,讓他們可以事先對照投影片聽完我完整的演講內容,針對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提問,希望他們當天能有完美地發揮。

這麼做除了是幫助同學在畢業展上有更精彩的表現,其實對講者本身(也就是我)也有幫助。為什麼呢?因為口譯員在現場就是講者的代言人,如果翻譯出現嚴重錯誤,會影響到的除了是口譯員自己的評價,也可能嚴重影響講者的形象、主辦單位的聲譽。

在文藻的全英文演講順利結束!(感謝文藻翻譯系提供照片)

本次演講要點:自由接案的職涯秘技大公開

我在這次的演講中,和台下翻譯系為主的同學們分享了幾個接案要點,以下簡單整理幾個重點。

(ㄧ)熱情

雖然是老調重彈,但是工作佔據多數人生活大部分的時間,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很難長久發展,無論是上班族還是自由工作者都是如此。

若對翻譯(或你選擇的接案類型)沒有熱忱,也許該試著轉換跑道。了解自己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二)平衡

工作固然花時間,但也要適時的休息,從事自己喜愛的休閒活動,讓自己能在工作之餘好好放鬆,也是永續接案的重點。如果只是一味燃燒熱情,總有一天會把自己對工作的熱忱耗盡,沒辦法長久發展。

對我來說,我自己非常喜歡藝術活動,工作上也以藝文翻譯與口譯為主,將休閒活動與工作結合,對我來說是一舉兩得的完美活動!在休息、放鬆的同時,也可以更瞭解國內外的藝術發展現況,提升工作方面的專業知能。(美術館本身當然也是重要的休閒場所,許多針對美術館進行的觀眾研究都表明,「休閒」是訪客進入美術館的重大驅動力之一。)

(三)自律

透過時間管理的方法,讓自己能更有效率的工作,如此才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我自己會追蹤每個類型的工作時間,以便我在下次接到類似案件時可以估算工時,以及推算每個月的收入。再透過收入來推動自己準時完成工作,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正向循環鏈。

(四)工作倫理 aka 學校(可能)沒教的事

翻譯學校的訓練往往注重語言轉換、文化交流能力,但是工作倫理也是在業界長期發展的重點之一。

對於他人引薦的工作機會,不搶客戶是最基本的。在別人介紹的工作中不要發名片,若服務的客戶欣賞你,請他透過原本的管道來和你聯絡。

當然也千萬不要短視近利而削價競爭,如此才能對我們的產業有正向發展。畢竟物價每年上漲,我們翻譯書籍的稿費萬年不變,如果在其他口譯或翻譯的案件中,還要以低於行情價的費用提供服務,那麼真的對產業發展非常不利。有的人剛開始接案,想透過削價競爭來獲取客戶,但這同時會讓你未來沒有提高收入的機會,除了影響其他同行,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也完全沒有加分。

台灣很小,不管從事什麼產業,圈子都不大。如果做了違背工作倫理的事,未來同行也不會引薦機會給你,客戶之間若有交流,也會影響你未來接案的機會。

要擁有永續的職涯,遵守工作倫理、對每個案子全力以赴,絕對是最基本的要求。

想深入了解我的接案密技嗎?想知道我接案七年來有什麼趣事或翻白眼的瞬間?歡迎公私立職訓機構及公民團體來信邀約演講。ryeryelin [at] gmail.com

延伸閱讀

關於口譯員的事前準備,可以看這篇分享。

接案筆記|口譯工作前失聲?自由工作者的自我健康照護議題

近期的某次活動口譯實在太過驚悚,一定要寫一篇記錄一下。活動前一週我突然重感冒,聲音沙啞甚至演變到直接到失聲的地步,眼看活動就近在眼前,要找人幫忙做也很不合義理,只能看遍醫生、用盡偏方,想辦法讓聲音恢復正常。

三次就診、兩次挨針

剛感冒的第一天就先去了某間假日有看診的診所拿藥,不過吃完三天份的藥以後,狀況似乎沒好轉,決定改去另一間診所治療。

第二間的醫生細心多了,除了對症下藥之外也解釋病因,她說喉嚨嚴重發炎是因為鼻涕倒流,加上我一直以來都有鼻竇炎,感冒就會反覆發作,因為鼻涕擤不出來,所以喉嚨發炎的情況也跟著惡化。當時也問了醫生可不可以打感冒針來加速緩解症狀,醫生也幫我打了針。三天下來,藥雖然都準時吃,但還搭配了一些偏方,所以可能反而讓藥效打折。

至於偏方有什麼呢?那幾天我嘗試了各種喉糖,妹妹也依照我的請託幫我煮了薑茶加蜂蜜,後來我又在網路上看到用鹽水漱口(漱到喉頭)可以消毒,甚至有網路文章說日本人會在脖子上綁蔥段,裡面的大蒜素可以保護鼻黏膜,我甚至連這件事也做了🤣。

吃藥的那幾天也很仔細地紀錄病情,讓醫生可以在回診時提供最合適的照護方式以及用藥。

等第二次的藥吃完以後,我還是無法正常發聲,只好在第二次回診時,再請醫生幫我打第二針。聽完我描述的症狀後,醫生也幫我換了不同的藥,還提醒我工作前能不講話就不講,讓喉嚨好好休息(感謝我的家人陪我在家度過比手畫腳的六天)。經過這麼多的努力,才讓狀況穩定下來。

用200%的力氣「說話」

當天到了活動會場以後,等作者一現身,我就馬上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先去和他寒暄,順便暖暖嗓。這麼做其實是有個小心機,因為我失聲的這幾天講英文的聲音比中文更微弱,但活動中我必須為他提供中翻英的耳語同步口譯,所以想在活動開始前先讓他知道我的身體狀況(感冒),也讓他熟悉我的口音和目前的說話方式。

好在正式活動時一切順利,事後台下認識的聽眾還說聽不出來有沙啞,真是太好、太好了!(我的蔥段可是還帶在身上,喉嚨能不好嗎🤣)活動結束後也有收到作者的稱讚,代表我的神智應該也恢復得很清楚,可以在進行耳語口譯時,讓他清楚理解與談人和觀眾的提問。總之,活動能順利結束真的很開心!

回顧當時的狀況,當下真的是用盡了200%的力氣在「說話」這件事上,才能有正常的聲音表現。在拿起麥克風時,要讓觀眾覺得悅耳;為外國作者進行耳語口譯時,雖然壓低音量,但也要確保音質清楚、易辨。在感冒的情況下,要同時做到這兩件事情,真的非常辛苦,活動後也很快又掉回失聲地獄了。

這次的經驗讓我想起以前上口譯課的時候,老師總說實際的口譯工作中,口譯本身只是小小的一個環節,周邊還有很多眉眉角角,才是工作順利的關鍵。與此同時,身體健康也真的是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口譯員把自己照顧好,才是對工作負責的態度。而工作前的每個選擇,不管是飲食、睡眠、行程安排,也都要事先計畫,每個決策也都很重要。

口譯員的事前準備

這次因為準備的時間很充足,所有在從家裡北上的路程中,我選擇一路補眠,而不是繼續惡補今天的活動資料。因為我知道自己已經很熟悉這個主題,也能好好應對,所以在感冒的狀況下,讓自己精神能處在最佳狀態才是第一要務。

工作當晚吃的晚餐、喝的飲品,也都是符合自己身體習慣、平常吃都很能接受也能帶給我滿滿能量的食物。寫下這些是要說明,所有的環節都是不可輕忽的一環,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實都是影響工作表現的關鍵。

最後記錄一下,第三次回診時詢問耳鼻喉科醫生,哪些偏方可以繼續做、哪些最好不要,分享給大家。醫生說薑茶會讓喉嚨鎖起來,鹽水漱口也太過刺激(當時心想真是毀了),只要多喝溫水就好,加蜂蜜到溫水裡也沒問題。總之也學到一課啦!工作前一定要加倍用心照顧自己,絕對不能感冒,感冒也絕對不能信偏方LOL

加碼喉糖心得(不斷更新)

舒立效一含進嘴裡,真的會有立即舒緩的效果,感覺蜂蜜在口腔裡化開,有溫潤的感覺,但持續的時間比較不長,個人感覺比較適合緊急需要發言但時間不長的場合。龍角散沒有那麼立竿見影,但效果比較持久,感覺比較適合需要較長時間講話的時候。

若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助,歡迎透過內文連結購買商品,支持我繼續分享工作心得。

*舒立效蝦皮購買連結

*龍角散蝦皮購買連結

接案日常|厭倦朝九晚五的生活?你準備好當自己的老闆了嗎?

最近新開了IG帳號,分享接案的生活和心得,這次要從事前的角度切入,分享辭職成為自由工作者之前的一些務實考量。想往接案生活邁進的你,不妨參考一下吧。

IG精選動態:〈你準備好當自由工作者了嗎?〉 點這裡看精選動態,自我測試一下吧!

01 生活準備金?存款要多少才夠?

曾經在財經雜誌看過,投資前要先準備一點的生活準備金,雜誌建議是半年,也就是先列出你半年內會需要用到的必要開銷,包含房租、貸款、三餐花費等等,如果平常沒有存錢習慣,可以趁著時候好好下定決心,慢慢達成存款目標,但是除了存款,其實還是有其他方法可以幫你達成夢想的。

辭職以前最理想的狀態,是你沒有固定支出的大筆開銷(例如學貸、房租、保險等),不會因為收入下降就大幅影響生活品質,如果你是這類人,那麽真的要恭喜你,你很幸運,因為你的起跑點比別人更有利,也更有本錢往接案的工作型態邁進!

但如果你的狀況沒有那麼理想,也不要灰心,我當初也跟你一樣,我的建議是先想辦法解決經濟方面的問題。

解決方法有很多,可以先把房租退租、搬回家裡,或者重新檢視開銷,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調整成可以放心辭職、放心準備接案的狀態,你有多少決心做這件事,就花多大的力氣去改變!

02 時間彈性想睡就睡?24/7都在工作?

睡眠品質不佳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有時我前一晚只睡了五小時,實在太疲倦,所以接近中午時又跑回房間睡覺,聽起來好像很舒服很悠哉(其實真的不錯),但是自由的背後,卻也有著相對的壓力。

趕稿的時候幾乎沒得休息,曾經連續三週的時間,每天都工作到半夜,假日也連三週沒有休假,等於是連續又密集的工作了20天……在嚮往自由的同時,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生活嗎?

>> 同場加映:跟公關公司一起加班! >>

碰到喜歡的案子,即使對方是半夜來信,你也會想立刻回覆,所以變相來說等於時時刻刻都在工作;但是如果做的是喜歡的事情,就算一直做下去,不是也很幸福嗎?

如果你決心要接案,請準備好面對這種壓力;如果覺得無法承受,可能要好好評估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多數人嚮往的工作型態了。

並不是別人喜歡的,就是最適合你的,所以在離職之前,先好好問問自己心裡想要的是什麼吧!

03 和雇主提撥的勞退說再見,健保也要全額自付……

從今以後就沒有老闆幫你提撥退休基金了,健保費也要自己負擔,就算以最低的投保級距來說,每個月還是要硬生生地多負擔2XXX的勞健保費用,變相來看薪水也減少了2K。

如果想要維持現在的生活品質,就等於要賺到比目前薪水還要多2K的收入,在公司上班要加薪2K難不難,我想你應該比我清楚,但是以接案來說,要多賺2K絕對不是什麼大問題。

萬事起頭難,如果要達到你現在的薪資標準,也許需要好一些時間來累積。不過相信我,長時間下來絕對是值得的。

因為一週七天都是自己的,把空閒時間拿來學理財,相信財富自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的。

記得訂閱我的電子報,不定期接收我的接案工作心得~♡

接案日常|寫給剛剛開始想架網站的你:身為自由工作者,如何設計網站行銷自己?

開始接案以後,總覺得要有個平台好好宣傳自己,就決定架個網站來自我行銷,當時沒有多想,就開始著手架設,直到近期才發現,其實這個目標很龐大。

有人說無論線上或線下行銷,從造訪到下單,平均轉換率只有5%,而我最初版的網站其實連圖片都沒有,幾乎只有文字,很難吸引人造訪。但對我來說,那總是個開始,把錢和時間投資進去以後,就會更努力把內容補足了。

我的想法是,雖然一開始的頁面非常簡單,只套用範本然後新增文字內容,但丟給潛在客戶看的時候,至少是個方便、美觀的線上履歷表。如果和我一樣是自由工作者,而且本業非常忙碌,沒有時間策劃網站內容,至少可以先從套用樣板開始做。(如果直接外包給網頁設計師那當然另當別論啦~~)

我自己也是從範本開始,直到今年初,才真正大刀闊斧地修改網站,想讓更多人看到這個「已經花了我很多時間」的網站。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開始認真規劃改版工作。

決定網站的基本架構

其實從2017年底開始,我就想要重新改版網站,只是當時剛開始大量接案,生活步調還抓不到,就一直等到今年春天才開始認真構想。為了讓整體樣式符合現在流行的風格,我開始找資料,剛好因為我本身從事翻譯工作,常要查找國內外各行各業術語,所以也自然地接觸到大量的網站,只要網站樣式簡潔、易讀,就會儲存下來當參考。

看了很多美麗的網頁之後,著手畫了草圖。現在流行的響應式網頁對我來說還太困難,但我盡量用自己可以達到的方式,從既有的版面框架中尋求最適合的排版方式

尋求平面設計師合作

整體的網頁設計過程拖了很長的時間,因為中間還是有翻譯案件要處理,只能抓著空閑的午休(或者沒心情翻譯)的時間來做,而圖片的部分,我決定外包給平面設計師幫忙處理。

和平面設計師合作的過程也花了很久,從在設計師社群裡徵文選擇設計師、溝通樣式,到設計師給的初稿和定稿,大約花了一個多月,才完成目前「首頁」和「電子報訂閱頁面」的設計。

最初和平面設計師溝通時,我用簡單的圖示把想要的排版方式呈現給她,她幫我選圖、進行第一次排版。設計師提供的初稿裡,幾乎有75%已經是我想要的樣子了,我們又再次溝通把剩下的25%改好。她提供給我的圖我非常喜歡,但如上所說,要在既有的框架中選擇適當的排版,我又額外花了很多時間來調整她給的圖片。

新增更多合適(?)的架構和內容

標題打上問號,是因為自己本身不是專業的網頁設計師,可能思考了很久但還是不符合業界要求,而且現在的架構還是會繼續修改,每次的修改都要花很多時間摸索,待辦清單上的修改項目也還有很多,隔行如隔山,沒辦法一次到位也是合情合理嘛(攤手)(而且做網頁真的好有趣,意圖使人一直做下去!)

網站設計除了主要架構,頁面呈現的方式也很重要,在一開始設計網頁架構時雖然已經有基本的構想了,但達成當時的目標後,又冒出了更多新的想法。因為我本身會的語法有限,可以使用外掛的話我都盡量靠外掛來完成。

除此之外,我也花了很多時間撰寫新文章,目標是每個月至少產出兩篇文章,吸引更多訪客。關於流量的部分也是另一個課題,我也還在慢慢摸索。

持續活在修改範本的輪迴中:Additional CSS

其實每一段CSS語法我大概都要花一兩小時才能改好(苦),但透過additional css的欄位微調,真的可以大幅提昇畫面品質,過程中也對網頁語法有更多的認識,我自己覺得是很值得的投資。

前幾天認識了新的網頁設計師朋友,把網站拿給他之後獲得大力讚賞,還說我可以改行當網頁設計師,太開心了!(我有誠實地說我花了兩年才把網站做成這樣^_^)

雖然網站永遠都處在未完待續的狀態,但現在的基本結構我自己還滿滿意的,之後也會繼續研究、繼續挑戰下去,把網站的待辦清單一一完成!

同場加映:為什麼要有自訂網址?

當初只覺得有自己的網址很專業,所以就毅然決然的買了網址。

那時候比較了幾個網址供應商提供的服務,那時候看到有人說,台灣國內的供應商有中文頁面,且較方便聯絡諮詢,而國外的服務則是比較便宜,如果英文理解無礙,可以選用國外的服務,基於這些條件,當時就選了結合wordpress服務的name.com。(後來在name.com的後台不小心按到某個按鍵,網站一鍵消失,備份又只備到去年,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如果對name.com有興趣的話,可以點選我的連結註冊,註冊成功後就可以得到5美金的獎勵金唷!

點進來之後會看到這個畫面,接著依照上面的指示來做就可以創立帳號了。

擁有自己的網域除了能提升品牌識別度(自由工作者要把自己當品牌經營啊),簡潔的網址對網站排名和SEO(搜尋引擎優化)也會有幫助!網路上相關的網址購買教學很多,有興趣的人就再自己搜尋一下囉!

前幾天收到大學就知道的設計公司來信詢價,所以一併丟了網址給他們,負責的窗口看完網站之後也馬上把我介紹給他們內部需要翻譯的單位,投資網站真的很值得呀!

一個人生活的那些日子:在畫廊工作的女子

在 Instagram 上看到朋友說她的上海生活即將結束,滑了一些她前陣子的發文,也想起一個人生活的時光。

住在永和頂溪單人套房裡的時光,白天跑去高職當兼任英文科老師,沒有排課的時間就接了藝術專案管理工作,到畫廊當策展助理。穿梭小套房、高中校園、畫廊的日常生活中,最喜歡的就是畫廊三樓不對外開放的工作空間了。

那是那段時間裡最美麗的環境,品味極佳的老闆在三樓擺了好大一張木桌,木製的大長凳坐起來也好舒服,那是我最喜歡的工作角落。隔間外面是招待藏家或者藝術家的沙發區,牆上掛著自家藝術家的新作,和主展場策展概念不相符的作品也會擺上三樓,邀請熟識的藏家或藝術家上來欣賞。喜愛廚房家電的老闆 L 新添購的仿手沖咖啡機也剛剛送達,加上原本就有的膠囊咖啡機,擺滿水果、點心的金屬籃,滿櫃的漂亮杯盤和馬克杯,大概沒有比這裡更放鬆的工作環境了吧。

平常正職同事都會坐在一樓工作、顧展,老闆 L 除了帶小孩,也常和老闆 C 跑外務,負責策展的老闆 M 長時間待在國外(所以才找我當她的助理)……三樓的空間像我一人獨有一樣無拘無束。

上班時候雖然仍是一個人,卻也自在舒爽。

放下包包,挑了喜歡的馬克杯,倒滿整杯的溫水,就坐下來開始設計展覽刊物。有時候和藝術家確認展品、整理作品資訊,再繼續拿來排版。光是設計展覽標題的標準字體就花了很多時間,美好的下午也總是一下下就過去了。

畫廊的三位老闆都是溫柔幽默的女子,同事總是有問必答,工讀的妹妹也很可愛、有才華,能在那樣美好的環境工作真的很幸福。

恰好畫廊和頂溪的住所也都在我所就讀的大學附近,那一區對來自台中的我來說,是整個台北最熟悉、最親切、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來回頂溪的通勤路程也很短,往返的旅途變得更輕鬆愉悅。

一個人的生活需要美好的工作填補,至少在白天有了滿滿的寄託,在工作也獲得滿滿成就感。身為工作狂的我,能做著喜歡的工作,似乎就能好好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了。